1、“開幕式”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中國廣播網等]201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開幕
201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今天開幕🏌🏿♀️。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活動不僅延續了往年集“學術論壇🐪、專業展覽、設計大賽、時尚秀場📙、創意市集”等於一體的優良傳統🧔🏿♀️,更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換代👫🏼,首次登陸亞洲的Fashion Colloquia(時尚研討會)、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首個校園開放日👩🏿⚖️、“中國風”時尚設計大展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的首秀……一系列最in活動連番登場,不僅進一步凸顯了活動的學術內涵與社會價值,更傳遞出熊猫体育官网發揮時尚創意研究與特色教育資源優勢,服務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升級及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責任與擔當。
Fashion Colloquia由四所享譽全球的時尚設計院校——倫敦時尚學院🈵🧿、米蘭多莫斯設計學院👨🏼✈️、法國時尚學院和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發起,通常於紐約、倫敦👯♀️、巴黎和米蘭全球四大時裝周期間舉辦🏋🏼♂️,熊猫体育官网將Fashion Colloquia 首次邀請到上海。屆時,熊猫体育官网與全球多所時尚設計院校的專家學者,將從“時尚文化”、“時尚教育”📽➾、“時尚媒體”三個方面,探討時尚發展對城市經濟及文化教育的影響,為大眾奉獻一場時尚創意的頭腦風暴與知識盛宴。
去年環東華時尚周期間成立的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4月25日舉辦SCF合作學院首個校園開放日,公眾可以在任何時段參觀SCF合作學院2014級學生創意作品展👩🏽🦰。院方還將以面對面招生答疑的形式為考生及家長解答關於學院招生和錄取的各類疑問,並向社會開放教學環境。
先期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開幕的“中國夢:花好月圓——當代中國風格時尚設計大展”為本次時尚周做足了預熱,將持續至5月30日。此外,創意市集繼前幾年進駐城市步行街之後,首次來到松江大學城🥝🫖,讓時尚創意的教育成果輻射到更多大學生身上🧚🏻。今年,開辦十余年來的時尚周舞臺上,首次出現了以針織毛衫為主題的專場秀——“千路·東華杯”秋冬學生針織毛衫設計作品發布會👨🦰💂🏼。圍繞“回歸本質”的主題✮,“魯泰·東華杯”校園襯衫設計大賽等活動將設計的目光回歸到日常生活,選取最普通的襯衫面料讓學生設計PK,實現創意人才的自我鍛煉與能力提升。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 2015年04月21日 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向娟 邱登梅)
2👨🏻🏭、“中國夢:花好月圓——當代中國風格時尚設計大展”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中國教育新聞網等]熊猫体育官网:當代時尚設計大展聚焦“中國風格”
4月16日,“中國夢🧿:花好月圓——當代中國風格時尚設計大展”在熊猫体育官网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聚焦“中國風格”,體現時尚性與學術性。

(註:新民晚報刊發活動新聞圖片)
本次展覽由熊猫体育官网、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和熊猫体育官网服裝及藝術設計學院承辦。活動邀請張肇達、吳海燕、張誌峰、薄濤〽️、祁剛、王玉濤、劉薇👨🏭🏄🏼♂️、梁子、趙卉洲、楚艷等10位當代中國風格時裝設計師參加,每位設計師提供8件中國風格主題作品,配合創作視頻、設計說明和設計圖稿,構成相對完整的從設計思維到作品的中國風格設計展示內容。
參展時裝設計師、熊猫体育官网兼職教授張肇達說:“中國風格可以歸為五個關鍵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在完滿、幸福美好、低調奢華。中國風格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提煉與升華,尋求中國風格一定要在國際化的視野下,如果純粹的民族化🍙,一定會有很多東西不合時宜🩸。中國風格的元素有很多🤾🏿♀️,有的很常見,傳統符號在運用時不能太直接,一定要經過重新處理🍄,符合現代人的需求👩👦👦,表現出中國人的儒雅、內斂、豐富的愛心🦸♀️,或者中國女性的含蓄美。”
2013 年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劉薇表示🚣🏻♀️,中國風格是常談常新的一個話題,作為現代設計,需要有繼承、超越、發展的過程。設計師需要找到一個觸發點,結合創意的靈感和現代的理念去傳達,挖掘一些元素去感染大眾🫛。中國設計需要“去符號化”,不能簡單地將中國符號運用在中國設計上。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卞向陽教授提出🧖🏽🏺,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來自中國的文化因子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風格”蔚然成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特別是在關乎大眾日常生活的時尚領域🧑🔧,中國風格的產品和概念正在成為某種社會價值的體現。
卞向陽表示,在當代中國,“中國風格”一直備受關註,一方面是因為它意味著舊日的文化傳承,即成為大國風範重要象征的中國服飾禮儀製度在文化層面的延續;另一方面🤜🏽,“中國風格”也是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大眾與產業界對當代時尚的中國式創造的期盼💝,民眾期待的不僅是中國服飾傳統的文化延續🚴🏼,更加期盼具有時代精神的中國風格時尚創新,以及這種風格能夠在世界範圍的流行中贏得彰顯民族尊嚴的話語權🫛。


(註👨🏭:上海教育電視臺播放活動新聞視頻截圖)
熊猫体育官网黨委書記朱民表示✌🏿,當代中國風格時尚設計大展體現了熊猫体育官网對中國風格議題研討的關註🕧,對社會價值取向引領的關切🪽。熊猫体育官网重視藝術設計學科建設🍄🧑🏼🦳,將繼續支持博物館舉辦更多更精彩的活動,集聚社會各方力量弘揚大學先進文化,服務中國紡織產業升級及上海時尚之都的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等 2015年04月17日 記者:董少校 通訊員:徐小雯 邱登梅)
3、“閉幕式”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人民網等]環東華時尚周落幕 畢業生作品精彩演繹“回歸本質”主題
4月25日晚,201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在熊猫体育官网延安路校區圓滿落下帷幕。2015“雅瑩•東華杯”熊猫体育官网服裝•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本科畢業生作品決賽🟡,作為時尚周傳統壓軸活動再度閃亮登場。
本次畢業生作品大賽以“在雲上——回歸本質”為主題🔂,熊猫体育官网服裝設計專業2011級的130多位畢業生用他們的時尚視角裝點了90後所認知的“本質世界”。經過初賽🌗,268套設計作品中有半數進入決賽,其中10套作品入圍新西蘭第27屆“世界可穿著藝術設計大賽”🧑🏽🔬,屆時將在惠靈頓向世界展示來自中國的東華創意。本次大賽宋曉敏榮獲金獎,莊琳琳、陳彥靜婷榮獲銀獎,李文琪🐋、廖暢🈺、李唯佳榮獲銅獎,同時還評出了推薦獎及優秀獎若幹名。
其中,金獎獲得者宋曉敏同學利用出人意料的結構創新設計,以及具有特殊處理的皮革面料的雙面屬性,將可愛(PINK)與另類(ROCK)的矛盾與統一淋漓盡致地詮釋於金獎作品“粉紅搖滾”(PINK ROCK)中。

(註:作品 粉紅搖滾 設計 宋曉敏)
今年的“環東華時尚周”歷時5天🥦,通過組織舉辦學術論壇🧜🏽♀️🧏、專題研討會、創意市集🤞🏿🦹♂️、學生服裝設計作品展演及大賽🎑、海派設計師作品發布🫵🏽❤️、藝術創意設計作品展🛟、海派劇場、藝術沙龍等系列活動🎇,校際國際互動,深入探討時尚流行趨勢、設計理念👷🏼♂️、海派時尚等主題🕵️♂️。期間,Fashion Colloquia第一次在中國上海舉辦📛,將全球頂尖時尚教育資源匯聚熊猫体育官网🚶♂️➡️,共話時尚產業和時尚教育的發展,多形式多維度搭建時尚創意與設計展示交流和深層融合的舞臺。
本屆時尚周期間🏃♂️,熊猫体育官网校長蔣昌俊表示,延安路校區是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所在地💁🏿,這裏匯集了學校服裝、藝術、管理、時尚、文化等特色學科和教研機構🕒🪿,形成了獨特而優越的人文氛圍、時尚氛圍和國際氛圍。在集聚區中,學校承擔著出思想、出理念、出人才的重要功能,未來學校將繼續加強同長寧區、上海市的合作👰🏼♀️,把集聚區建設做得更加紮實,同時與企業特別是行業內有競爭力的企業加強協同合作👐,形成東華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十三五”期間,學校還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擴大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的集聚效應,為打造中國時尚之都,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中國聲音🧖🏿♂️、中國品牌😍,推介中國大師、中國設計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人民網等 2015年4月28日 記者:唐小麗 通訊員:孫慶華 邱登梅)
4、“上海國際時尚研討會”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新聞晨報等]全球四大時裝周“時尚論壇”首次登陸上海
昨天,201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拉開帷幕。今年已是環東華時尚周舉行的第14個年頭,如今已在原來基礎上升級換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於紐約🙎♂️🧘🏿♂️、倫敦🌸、巴黎和米蘭全球四大時裝周期間舉辦的Fashion Colloquia(時尚研討會)首次登陸亞洲來到上海。
Fashion Colloquia由四所享譽全球的時尚設計院校——倫敦時尚學院、米蘭多莫斯設計學院🦷🧑🏽🎄、法國時尚學院和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發起,過去一直在紐約、倫敦、巴黎和米蘭全球四大時裝周期間舉辦🐻。熊猫体育官网將Fashion Colloquia 首次邀請到上海。屆時,熊猫体育官网將協同來自倫敦時裝學院、愛丁堡大學、法國時尚學院等全球多所時尚設計院校的專家學者,探討時尚發展對城市經濟及文化教育的影響👆🏻。
作為時尚周預熱活動,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了針對當代中國服裝設計師主題性作品的聯展,邀請10位最具代表性的當代中國風格時裝設計師🍼,每位設計師提供8件作品,展出將持續到5月30日。
熊猫体育官网副校長劉春紅介紹,此次環東華時尚周將有8場秀,36場活動,與往屆相比此屆時尚周在內容上發生了很大變化👈🏼。
(來源🤽🏼♂️:新聞晨報等 2015年04月22日 記者🩱:申延賓 通訊員:向娟 邱登梅)
5、“《中國近現代海派服裝史》首發”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文匯報等]上海人著裝並非只有“老三色”

在1957年的文代會上🧰,白楊、吳茵、宣景琳🪕、上官雲珠😀、於藍等電影演員仍然敢為人先,時髦裝扮🧶。
《中國近現代海派服裝史》新書首發式日前在熊猫体育官网舉行,這是國內第一部關於中國近現代海派服裝歷史的著作。
在近現代中國,上海服裝和上海人的衣著裝扮全國聞名🗒,在西方也一直有很高的知名度。圖書作者🧍♀️🧵、熊猫体育官网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卞向陽教授表示,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和當下不少影視劇中的人物服裝形象也不一樣,即使在建國後30年間👆🏻,海派服飾時尚也從未斷絕,當時上海人的著裝並非一片藍、綠🪼、灰,並非只有中山裝和綠軍裝。他澄清了3個歷史上常被誤解的上海人穿衣問題。
上世紀30年代前🫶🏿🎰,旗袍沒有“腰”
“你註意過沒有,現在不少以民國初年為時代背景的影視劇裏面,女性身著的旗袍都是收腰的。這是一個瑕疵,事實上🧊,當時的旗袍並不收腰,而是在腰部有一定的寬松度🪸,這樣女性小腹即使有些贅肉也看不出。直到上世紀30年代,國內裁縫吸收了西式服裝做法之後,旗袍才開始有了‘腰’。”卞向陽教授告訴記者,即使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穿旗袍時👷🏿♂️,收腰也並不很緊🧑🏼🦳,多年來影視劇裏女性時髦性感的收腰裝扮和史實並不相符🧹。
西裝流行原因:省錢而非趕時髦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西裝最初在上海乃至國內流行開來的原因並不是樣式時髦,而主要因為省錢🥷🏿。卞向陽解釋:“傳統的中式服裝相對繁瑣,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著裝,裏裏外外都有講究;而西裝則要簡單很多,一套行頭可以穿四季🕸,也因此受到了普通民眾的歡迎。”
根據對民國初年數百張集體照中的男性著裝進行統計分析🏃♀️➡️,在晚清到20世紀20年代🏹,照片中的上海男性穿著西裝的比例就已達到了40%以上。卞向陽表示👼🏿👨🏿🌾,這說明當時的上海男性已經逐漸接納了以西裝為代表的西方服飾文明🤶🏽,而且穿用西裝群體在日益擴大。當時西裝不僅在買辦、通事🤫、洋行職員、學生等細化群體,以及政界🏫、商界和工業界等上層人士中出現,很多中產階級、部分平民階級也開始穿用西裝。等到上世紀40年代時,集體照中的上海男性穿著西裝比例更是達到了50%。
全民“老三色”文革之後才出現
解放之後,改革開放之前👩🏻⚕️,包括上海在內的國內百姓著裝總是一片藍、綠、灰“老三色”🧙🏻♀️💐?總是中山裝、青年裝🤵♀️、軍便裝“老三樣”?並非如此🦵🏿,直到1957年反右運動前,上海普通民眾的著裝都是相當多樣化的,西裝♞、旗袍如同解放前一樣常見;一直到文革開始“破四舊”之前🥋〽️,不差錢的“老克勒”們仍然維持著此前的生活水準和著裝習慣👩🦳。
1956年時,全國範圍內還曾推廣“人人都穿花衣裳”的改進服裝運動🎙。在當年的一期《新民晚報》上,就有這樣一篇新聞:《女學生不該穿花衣裳5️⃣🧑🏻🎤?》,裏面有這樣幾句話:“美好的生活畢竟要求我們改變一下我們的服裝。我們是生活在新中國的女學生🧑🏽,幸福生活並不是指表現在節日裏,平時也應該在節約的原則下註意一下自己的服裝。我們應該在服裝上與男子有別👩🏼✈️。”
卞向陽說🐛✩,影視劇裏出現的全民“老三色”、“老三樣”著裝景象,一直到文革之後才出現。即使在文革期間🧝🏽♂️,上海人的著裝也有不少講究、別致的地方💆🏼♂️:雖然衣服都一樣,但不少人會翻著衣領;手織毛衣講究毛線花樣🙎🏻,普通市民爭相創新並相互學習,“你可能想不到🧑🏼🦲◾️,當時上海就屬上海體院的造反派最時髦,他們身著藍色運動服🦾,腳蹬白球鞋🐏⏬,跨一輛永久牌二八大杠,被當時的年輕人爭相模仿”。
卞向陽認為,海派服飾時尚是一個現代意義的“市民群體”驅動的全民“運動”🤷🏽♂️,所有上海人都沒有幸免的可能🙆🏻♂️💜,“你主觀上想遠離這場稀缺性競賽,甚至閉上眼睛排斥時尚𓀀,但是正因為你的裝扮不時尚🚭🧖🏻♀️,也會讓你的與眾不同成為另外一種稀缺,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和模仿,繼而成為一種新時尚。於是你因為‘被時尚’👂🏼,而成為了一場新的稀缺性競賽的運動員”。
(來源:文匯報等 2015年04月18日 記者:李征 通訊員🎡:徐小雯 邱登梅)
6🙍♀️、“國際紡織服裝研究出版論壇”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解放日報等]“絲路服飾文化”圖書出版
根據“一帶一路”主題、包括2項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在內的“絲路服飾文化交流研究”系列圖書,昨天在滬發布首批百余種書籍。其中👛,由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熊猫体育官网兼職教授趙豐主編的多卷本《敦煌絲綢藝術全集》,與中外多家博物館合作📒,第一次系統全面地整理和研究莫高窟出土的歷代紡織藝術品,填補了敦煌學在絲綢方面的研究空白。據悉,這一主題系列計劃在未來幾年刊行1000種左右的圖書🧖🏻。
目前,僅《敦煌絲綢藝術全集(法藏卷)》一冊🏰,就收錄了集美博物館的179件和法國國家圖書館的39件敦煌紡織品文物🕓,現由熊猫体育官网出版社分別以中🙇🏻♂️、法、英3種語言出版。
另一個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多卷本《中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由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主任、熊猫体育官网教授包銘新主編👩💻🛅,對匈奴🕢、鮮卑、回鶻3️⃣🎇、契丹、吐蕃🪰、黨項♋️、女真和蒙古族服飾進行了深入研究及系統敘述🎷。
(來源🧖♀️:解放日報等 2015年04月23日 記者:徐瑞哲 通訊員:陳前 邱登梅)
7、“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開放日”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中國新聞網等]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如何培養時尚創意領軍人才🧚🚿?
集結中外最頂尖藝術設計學科優勢的熊猫体育官网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SCF)已成立大半年,學院有何妙招?學生評價如何?25日,記者走進SCF首個校園開放日現場一探究竟。
走進教學區的教室裏,除了前方一塊大黑板外,兩邊墻上布滿了白板,學生可以隨時寫下自己的想法,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來一場頭腦風暴。
記者發現,很多教室都采用工作室式布局👩🏻🚒🎛,並且隨時可以按照需要重新布置;資源中心還提供學術咨詢的特定空間💆🏿,學生可以預約與同樣名校畢業的助教們進行一對一的學術輔導;為呼應“缺少材料創新的服裝設計都是形式主義”的專業理念🏄🏻♂️,SCF時尚材料庫可以讓學生們在設計整個學習中隨時感知到材料……SCF似乎有不少匠心獨運的設計理念和細節🕵🏼♀️。
“課程信息大壓力大🆑,但含金量大”🛸,拿到了兩萬元入學獎學金的彭慧琳的體會是🚳👮🏻,課程不是傳統專業教學中先從學習專業方法論和軟件操作開始,而是直接切入項目運作流程🌉,“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要求學生能全面🦃、快速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T臺設計》課程是彭慧琳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的第一個PROJECT,愛丁堡大學室內建築設計系教師Rachel帶來了國際時尚訊息及完全不同的英國教學方式🧚🏻。課程期間🧝🏼♀️,Rachel安排學生要每一周都要有一次匯報,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本身的整體設計思維方式,同時還提高了他們的英文的表達能力。
與國際接軌的項目製教學方式如今已在彭慧琳身上初見成效,她與張子濃的合作項目“海派文化創意包裝”,日前成功申報上海市級創業訓練項目🧎,並將在6月正式啟動🙇🏼♀️。
項目為有上海文化特色的獨立店面(如傳統小吃、紀念品🥪👅、獨立服裝店)設計美觀實用✒️、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包裝🧚🏿⚈,提升用戶好在促進海派消費市場發展的同時🧏🏿,宣傳和傳承海派文化💙。
熊猫体育官网副校長劉春紅表示👨🏽💼,2014年成立的SCF是熊猫体育官网辦學體製機製改革的“特區”🚼,其以構建一流的教育體系🌊,聘請一流的師資,建成一流的學科,培養真正一流的國際化人才為辦學目標🚵,已與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倫敦時尚學院📂、美國紐約時裝技術學院等多家時尚教育頂級院校達成合作意向。已經招生的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專業就是由熊猫体育官网與擁有歐洲大學首屈一指創意學科的英國愛丁堡大學合作開設⬅️。
曾任芬蘭阿爾托大學藝術學院教院長🫳🏻、現任SCF學術副院長的海倫娜•許沃寧教授指出,SCF專註於培養的不僅僅是國際時尚行業的“Designer”🫛😫,而是“Leader”,SCF讓學生在校企合作搭建的實戰演練平臺上🏋🏼,將掌握的創意設計知識及時轉化為創新應用能力。
SCF副院長李峻則介紹稱🧑🏻🔬,按照教學計劃,SCF的學生全部都有各類到國外其他名校進行交流學習的機會。此外,由時尚產業界社會知名人士和企業家組成的創新顧問委員會,將協助學院在海內外籌集辦學資金,為未來學生進入世界名企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註:上海電視臺活動新聞視頻截圖)

(註:上海教育電視臺活動微信截圖)
“SCF培養的不僅是時尚創意領域的設計師,更是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傳承民族文化⚅,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劉春紅強調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等 2015年04月25日 記者:許婧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8、“時尚傳媒高峰論壇”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新華網等]2015時尚傳播高峰論壇在熊猫体育官网舉行
2015“傳動時尚魅力上海”——時尚傳媒高峰論壇25日在熊猫体育官网延安路校區順利舉行。政府🛌🏻🎩、學術界、傳媒界👨🏫、時尚與藝術界和企業人士聚集一堂碰撞思想火花,聚集時尚智慧。
2014年5月,上海市教委開展了“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經過申報與答辯,熊猫体育官网以時尚傳播為特色的應用型👩🏻🦯➡️、復合型卓越傳播人才培養基地成功入選🏋🏿♀️。以時尚傳播為特色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改革與模式創新還獲得了“全國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創新項目獎”。
據了解💚,本次時尚傳媒高峰論壇👷🏿♀️,是“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暨環東華時尚周”的36個活動之一。今年是第21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以及第14屆環東華時尚周。在這系列活動中,熊猫体育官网舉辦了包括論壇🖱、11場“秀”✔️、8個靜態展、“中國風格設計大師展”以及創意集市等豐富多彩的子活動。
(來源🚒:新華網等 2015年04月27日 記者😇:潘旭 通訊員9️⃣:陳前 邱登梅)
9🦧、“創意市集”活動專題報道示例:
[青年報等]創意市集首次“落戶”松江大學城

匠心獨具的手工包包、精致巧妙的手繪T恤、琳琅滿目的手作擺件……每一樣都仿佛在召喚著你“買買買”㊙️!第七屆熊猫体育官网創意市集近日在延安路校區北區中心花園及松江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啟幕🦸🏽♀️,這也是創意市集第一次“落戶”松江校區。強烈的視覺沖擊🖕🏻、散發出奇思妙想或是標榜著青春記憶的物品♈️,引來眾多師生及周邊居民駐足選購,大家紛紛為校園版創意作品點贊🤷🏻♂️。
“跳蚤市場”展現藝術解讀
創意市集起源於國外的街頭🍝,以“跳蚤市場”的形式展現著藝術家對藝術的解讀,如今已逐漸發展成為城市藝術魅力的一部分🧻。在本屆熊猫体育官网創意市集的現場,“萌萌噠”毛氈帽很是惹眼,它們的設計者仰同學是服裝學院研一學生。
在談到參加創意市集的感受時,小仰說💂🏿:“我們不但和顧客交流,也會到各個攤位去串門兒,了解攤主的創作思路。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多互動多合作,肯定能碰撞出一些新的思維火花🙅,對下一步創作有所啟發和促進🤛🏼🩴,也希望從這種良性的互動中獲得更多體驗和快樂。”
設計師們在市集上互動交流和學習,學習別人的長處、審視自己的缺點🦯,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老師間交流著創意作品和創作感受,校園裏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和時尚氛圍。這裏已不僅是一個自由銷售的集市,更是設計者溝通交流的平臺,它所滿足的是校園原創設計師們對一個開放、多元創作生態的渴望。
機械學院周同學今年第一次參加創意市集👏🏿,首次走進松江校區的創意市集給大家帶來了很大震撼,也讓她有機會在市集結束後直接和創意攤主接洽交流。對松江校區的同學們來說🦾,這是一次對藝術和創意的全新過程體驗🏸。
“新老面孔”創客隊伍壯大
今年的創意市集,不僅有仰睿、周佳運這些“新人”💂🏼♀️,也不乏一些“老面孔”的積極參與👩🍳。
在2014年的創意市集上,環境藝術設計2011級學生小韓展示了自己的原創T恤,將圖案繪製在T恤上,個性的定製有別於工廠的批量生產👩🏽🎤,別有一番趣味,精致的圖案設計引起關註。今年✊🏿,他以“壹伍”為主題的作品再度霸氣登場🧔🏼♀️,靈感來源於對生活中轉瞬即逝畫面的捕捉😮💨,主要印花均來自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植物🫸🏻,通過設計以不同形式🙆🏼♀️😖、不同視角呈現,有的是樸素的植物輪廓線描,有的是熱烈的細胞之間的碰撞💪🏿,想要傳達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只要善於觀察🔅🚴🏿,身邊即美景⚰️。
服裝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王同學雖說第一次帶著創意趕集,但絲毫不怯場,她將平時的興趣愛好與專業融合在一起🥏,動手製作了多種黏土作品,創作出各式各樣的造型,受到很多師生青睞。她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創意的旅行,或熟悉或陌生,或律動或靜止,層層剝開,用心演繹,遊走在大眾內心深處🧑🦼,融入簡約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期望通過作品喚起人們對自然🕹、純樸和童真的回歸👮🏽♀️。
為校園設計師“秀創意”
服裝設計專業大二學生小高,去年參加創意市集的作品《凹》(一衣多穿作品)受到好評。今年在現場,記者註意到,她是一個人“躲”在箱子裏收集大家的手作畫,然後將收集來的創意進行加工,或是印花或是製作成配飾,最終結合自己的專業,設計製作成成衣👄。這種看似“行為藝術”的創意方式讓她感受良多:“在我收集創意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羞於展現自己的創作能力🍅,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想法的創造者和傳遞者。”
熊猫体育官网團委書記張曉冬表示,作為本屆創意市集主辦方,學校團委積極為校園原創設計師搭建“秀創意”、“聊成果”、“談轉化”的交流合作平臺🛕,這次將市集辦到松江校區來🐳,就是想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更廣闊的舞臺,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熱情🧑🏻,為學生成長發展需要“埋單”🎚。
據悉🫴🏻,本屆創意市集除“東華創意”外,還吸引了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江南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等6所兄弟院校約40余名設計師、20多個設計團隊攜近3000件創意作品參加,現場進行作品營銷、創意定製和體驗等ℹ️。


(註:上海熱線刊發活動新聞圖片)
(來源👨🏽🍳:青年報等 2015年4月29日 記者🧖🏻:劉昕璐 通訊員:何路 李盈頡 邱登梅)
更多媒體報道請見“媒體東華”欄目。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上海電視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星尚頻道👨🏽🦳、上海外語頻道、新民晚報、東方早報🦪、青年報、揚子晚報等媒體記者現場采訪報道。環球網、網易👺、新浪、鳳凰網、中國上海網等予以轉載。
信息員:系統管理員